中藥制丸機近年來的發展情況
日期:2020/10/21 10:53
近年來,一些新的制粒技術對制劑工藝的改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包括超細粉碎技術、超臨界流體結晶工藝、顆粒制備技術、微丸制備技術等;
通過制丸機生產的微丸制備工藝生產能力為0.3~30mm,粒徑相同,分散性小,含量均勻。
微膠囊包覆技術在我國工業上的應用才剛剛起步,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它將成為中成藥制劑的重點高新技術之一。
薄膜包衣可廣泛應用于片劑、丸劑和顆粒劑中,特別是用于中藥片劑的吸濕、龜裂和褪色。中藥片的規格仍是糖衣片,滑石粉用量大,易受溫度影響,生產周期長,操作復雜。但是,滑石粉用于薄膜包衣的用量大大減少,增重小,包衣膜可塑性好,防潮性好,包衣時間短,有利于改善中藥片的外觀和內在質量。
基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的萃取分離技術,當超臨界流體接近臨界點時,系統的溫度和壓力的微小變化會導致體系發生數個數量級的突變溶質的溶解度,從而突出了超臨界流體萃取物質的問題。通過調節溫度和壓力很容易控制。溶劑可以通過等溫減壓或等壓加熱從萃取物中分離出來。它易于回收,節約能源,特別適用于熱敏元件。近年來,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與液相色譜、薄層掃描、超臨界流體色譜等技術相結合,具有萃取分離快速、回收率高、定量自動化等優點。
上一篇:中藥濃縮丸如何制作
下一篇:中藥制丸機技術原理是什么?